當天氣進入到秋冬轉換之際,氣溫一下熱一下冷,最常聽到一聲💥”碰”💥,磁磚因為熱脹冷縮不是翹起就是爆開,也就是俗稱的”彭共”。
昂睦在這邊提醒大家若發現磁磚有裂縫時,可先敲敲看磁磚表面,若只有一兩塊隆起破裂,進行修復即可,千萬不要這片地板或是牆壁爆光光才後悔莫及🤦♀️🤦
一般來說家中地磚隆有四大原因:
1、地磚縫隙尺寸處理不當,磚與磚之間的縫隙太小,就容易引發磁磚層的拱起現象。
2、裝潢的時候,師傅鋪貼磁磚若整平方式偷工減料,也會造成磁磚翹起現象。
3、另外就是在貼地板磁磚時,最初鋪設的水泥地面的品質較差,磁磚的水泥與原來的地面結合度不佳,地磚隆起的問題也是很常見。
4、當氣溫變化劇烈變化時,最容易導致磁磚爆裂,無論任何品牌或是材質的磁磚都會受到熱脹冷縮影響,遇到太大的溫差變化,爆裂的情況時有耳聞。
昂睦提醒各位,若磁磚爆裂面積沒有很大的話,要趕緊找施工團隊敲破切開,否則底下的空氣產生推擠效應,一些不夠牢固的磁磚就會一直被擠壓出來,到時磁磚就像跳舞一樣🤸♀🤸,一塊塊隆起,到時修補會非常不容易喔。
要怎麼處理磁磚彭共?
昂睦處理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打掉重鋪,另一種則是局部修復,說明如下:
(一)地板磁磚打掉重鋪
當家裡遇到大面積的磁磚爆裂、隆起,也就是整個地面結構已經被破壞,如果單單只要局部修復,全部重新鋪設雖然會比較花時間、費用高一些
但是打掉重鋪,才能確保每一個地方都可以獲得較好的施工水準,這是一個比較安全的作法。
如果選擇全部打掉重做,這麼浩大的工程建議昂睦多年來的經驗豐富,可視家庭需求與我們討論是要改用木紋地板或是一樣鋪設磁磚。
(二)局部修復磁磚
若發現家中磁磚只有輕微裂縫時,可先觀察地板表面,如果只有三到四塊隆起破裂,那麼趕緊進行局部修復即可,否則等到整片澎共,再請地板修繕來處理,那絕對非常劃不來。
昂睦所提供的磁磚修補技術有五大特點👍:
尤其灌注修補工法與傳統泥作工法最大不同在於灌注修補工法不需要敲除磁磚,另外除了方便針頭注射,必須切開磁磚的切割聲外,幾乎沒有噪音跟灰塵
通常只要一兩天時間就能完工,民眾不必搬家拆裝潢,施作費用也最經濟實惠
而且灌注工法最大特點就是不會有水泥,所以施工的時候,不會讓家裡灰塵滿天飛舞,不需要二次清潔
我們的施作案例
局部施工
地板重鋪
臺灣氣候溫差大,有時也有地震,磁磚膨脹爆裂問題時有耳聞,所以平時要觀察磁磚是否有隆起或輕微裂縫的現象,建議就要及早處理與補強
當您有遇到這樣的問題,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或是臉書,拍照給昂睦專業施工團隊,讓我們搞定您家中磁磚爆裂的問題喔💪
連絡電話:03-667-0518
公司地址:300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二段8號
FJ1548RGRFG165VRGR |
地磚使用的時間久了,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那麼地磚爆裂拱起的原因是什麼呢? 桃園貼外牆磁磚修補推薦
一、地磚爆裂拱起的原因是什麼呢
1、自爆,地磚鋪設的時間久了也會出現自曝,因為室內溫度變化導致瓷磚受到牆體的壓力,時間久了就會自爆。 桃園貼地板磁磚翻新費用
2、熱脹冷縮,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夏季,不同材料的伸縮係數不一樣,牆體的主要材料為鋼筋混凝土,與它比起來瓷磚的伸縮性數要小很多,那麼當溫度變化時,瓷磚幾乎沒有變化,即溫度下降時牆體就會收縮,而瓷磚收縮的很慢,這就會使瓷磚被牆體擠爆。
3、粘合劑品質差,一般鋪貼瓷磚都會拿水泥砂漿為粘貼劑,將水泥與砂漿依照1比1的比例配比,假如配比不恰當,則無法達到需要的粘度,苗栗瓷磚凸起破裂修補推薦此外砂子的含土量太高或品質不達標,也會導致粘貼不牢固,從而出現瓷磚空鼓、脫落的情況。
二、瓷磚鋪貼的注意點是什麼呢 新竹新建磁磚工程修補推薦
1、選購瓷磚時要確保外層包裝上面的各種標識齊全,像是型號、顏色、尺寸等等。
2、同一平面施工的瓷磚型號與尺寸必須統一,否則就會影響到整體的美觀。 苗栗牆壁瓷磚隆起翻新費用
3、鋪貼瓷磚以前需確保牆面平整穩固,因此需對牆面做處理,像是找平、噴水、除雜等等。 苗栗貼地板磁磚修補推薦
4、鋪貼的時候必須做好各個步驟的檢查與複查,假如是大面積的施工領域,需將它分成幾個小湯圓來檢驗,正常是每50平米當做一個檢查單位。
苗栗磁磚空心隆起翻新推薦小編總結:以上就是地磚爆裂拱起的原因,從上述文章我們可以看出,導致它爆裂拱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具體是哪一種?
只要依據自家的實際情況來判斷。我們在處理這種問題時,需依據它的緣由來選擇恰當的方法,這樣才能夠在達到修理目的的同時避免很多麻煩,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桃園牆壁磁磚隆起修繕推薦
對不起,我只要愛馬仕人生 文/于小戈 今天,我的中學同學one day trip來北京找我吃飯,下了飛機提著箱子就趕來找我。 吃著吃著他說:有件事,我有點郁悶。跟你說說,但別告訴別人。 我說:嗯,那你說說吧。 他頓了頓說:我把公司賣了。 然后報出一個數字。據我所知,這個數目,很多已經上市的公司都未必能賣那么多錢。 我說:那你怎么想的? 他說:有點心酸。大家一起出來創業的兄弟,人家就能上市一百個億,我只能賣了(此處因為馬賽克)億。不是不甘心,是郁悶。回頭看自己在最初創業的很多決策,都最終決定了我的格局。 我想他之所以選擇對我說這些話,是因為他如果把這件事告訴我們其他的同學,大多數人會酸溜溜的回復“是誰在裝逼這么刺眼”的表情圖片。 而我是懂的。 我不會說出“就你這么一個一窮而白沒資源沒人脈沒背景的小破公司能賣出比XXXX還高的天價,知足了吧你,做人不要太貪心”之類的話。什么都沒有做過的人不配說:哎呦,別太貪心了,可以了,你當初就是個窮打工的。 碌碌無為的你,不配居高臨下judge別人的夢想。 甘居平庸的你,不配用你的價值觀去判斷別人的幸福。 這個世上從來沒有誰生來就配不上誰,沒有誰是生來就只配擁有額度有限的理想空間。誰都有可能成為馬云,是你自己選擇坐在家里嗑瓜子看電視做馬云背后的女人。做了就比沒做的強,努力過的就比沒努力過的強! 為什么要掩飾自己想要最好的心?永遠追求最好,是你對人類進化本能的坦誠。 天底下哪個男人不想帶著自己的女人去敲鐘?有誰不知道幾百個億的生活和幾個億的生活并不會有什么本質的改變?又有誰是為了改善眼下的生活水準而去拼盡全力放棄一切去創業的? 實現理想,順便賺錢。就算賺不了錢,也誓死要實現理想。 我從小就只要最好的,一切都要最好的。如果得不到最好的,至少有了努力的動力和方向。 小的時候還不識字,爸媽抱著出去逛街,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永遠都毫不猶豫的指向最貴的那樣東西說:我要。 爸媽不給買,我就哦。讓我挑個別的,還是指向這個。 走進商店永遠能一眼就找到最貴的東西,然后說我就要這個,只要這個,給我這個,我什么別的都不要。我很懂事,也很堅定,一點都不鬧,只是平靜清晰地說出我的意思,如果你要給我,那我就要這個。如果給不了我這個,那別的也不用給我。沒有半點置氣半點威脅,就是如此。 我小學的時候做童模,初中時開始拍廣告畫冊,十幾歲起,非要讓家里一切有關美的東西都必須由我決定。15歲那年,家里裝修房子,我纏著爸爸說我要一個粉色的房子,每個房間的墻都要刷成粉色。爸爸一直都說好好好。但就是不讓我去監工裝修,我鬧啊鬧啊一直鬧。最后搬家的時候,我才看到了房子的墻壁是很淡很淡很淡的肉粉色,非常失望,大哭了一場。人生第一次做大項目藝術總監失敗了…… 可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說:你是一個小孩子,你憑什么主意那么大?這個那個輪不到你做主。從來沒有人對我說過你不許,你不能,你不應該。因為我的父母了解我,如果有人對我說不,那他們就慘了,我會像一只憤怒的小鳥一樣,折騰得天翻地覆。 高中以后,再搬家,買家具,給我爸媽添置行頭,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會讓我參與做主。有一次買地毯,給我發照片挑,發了很多地毯的照片我都不滿意,我看了半天把照片無限的放大,最后說:第四張圖的背景右下角有很小一塊藍色,這塊可以,就這塊吧。 過了一會兒,收到短信說:算你狠,這塊29萬,想都別想了。 如果沒有最好的,那我就不要了。真的,I mean it。 我們的人生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有的沒的”占據寶貴的空間和機會成本,只要哪些最好的就足夠了。 記得第一次去巴黎看發小,很多很多很多年以前,我們都是窮學生,她住在7層的老閣樓里,房子小得還沒有我現在的廚房大,兩個美少女拖著2個30公斤的箱子,花了40分鐘才爬上沒有電梯的巴黎老房子。 我們轉了三次地鐵才到China Town,去吃3.5歐的越南河粉,她說左邊這家肉比較大,可是不太好吃,右邊這家肉很小,可是好吃,價格大都一樣,我們吃哪家呢? 我毫不猶豫的說:當然吃好吃的。就算好吃的沒有肉也吃好吃的。你是和別人一起分享一小塊美味的蛋糕,還是一個人吃一大坨屎? Come On!我們生來那么好那么美那么可愛,為什么不值得去擁有最好的一切呢? 我們的爹媽把我們生得那么聰明,給了我們那么好的基因,培養我們讀那么多書,從小事事輕輕松松就做得比別人好,憑什么我們不該穿最好的,吃最好的,讀最好的,和最好的人交朋友,擁有一切都是最好的人生? 請-你-告-訴-我,為什么不呢? 有人會說:可是我長得不美啊。 你都不美了!難道你還不更加應該穿最好,過最好,吸取一切最好的精華,把自己變得更好嗎? 也有人會說,你哪里美了,你哪里好了,明明又老又丑! 我還是會笑笑答:不會因為你怎么想,我們就因此變丑變胖變差分毫。不好意思,我們就是那么好,好到水潑不進,并且會越來越好。 我一直都深深地堅信,品位與金錢無關。 雖然,我買不起愛馬仕Birkin,至少,我可以先吃上薯條界的愛馬仕“薯條三兄弟”; 雖然我買不起昆凌戴的那頂Chaumet王冠,至少,我可以去買Rihanna用的魚子醬洗發水; 雖然,我買不起Armani Prive的婚紗,至少,我可以捧著一束Armani Flori去結婚; 雖然,我用不起Angelina Jolie的健身教練,至少,我可以去她最愛的餐廳喝一杯…… 就算我現在沒有能力買下一冰箱的La mer,至少可以從現在就開始每天睡前煮一壺開水,第二天早晨用涼開水洗臉。 講究,和金錢無關。 審美,只關乎格調。 沒有錢買大牌,至少我們從不買假貨。我們樸素,可我們依舊很美。 我們從來都不該隨隨便便吃一頓不好吃的,因為比起食物,我們的胃更貴。 食物和人心是平等的,向往美好沒有什么錯。好并不等于貴,用心,踏實,是一切好的基礎。 小時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常罵我挑食浪費,每次我都理直氣壯地大聲說:我不吃,浪費的只是飯菜。我吃了它,浪費的卻是我的胃。 你們想想,我很有可能因為吃了這些難吃的飯菜,就失去了吃好吃的東西的機會,和對美好事物的好奇與興趣,等到我遇到好吃的東西,會非常后悔我吃不下了。 人總是吃難吃的東西,就會習慣粗糙的生活,就會吃不出好壞,就會喪失知好壞的能力,失去我與生俱來的taste。飯菜我不吃,不會浪費。可是你們只有一個我,我不能把我自己吃壞了。 我的好朋友,一個挑剔程度比我有過之無不及的女人,曾經批評我說,你是無論和誰在一起都要吃好的,用好的,一切都要最好的,你從來都不在乎別人要的是不是一樣。 我說對,我不在乎,我不會遷就任何人,我會和她在一張桌子上各吃各的。試問,有誰會介意我帶給他們更好的一切?有誰會抗拒去領略去知道什么才是更好的?是,是有這樣的人,可是他們怎么可能活在我的世界里?早就被我翻白眼翻得氣死了。 昨天馬佳佳在微博上說她月薪不到一萬的時候,花8000去Social。 她回復網友說:“說買車貶值的都是情商低。買個法拉利,你就可以參加法拉利俱樂部,你身邊的人都是瑪莎拉蒂,布加迪威龍什么的,然后合作啊,做生意啊。拿那個錢買房,省得天天啃泡面干,長相長相沒有,社交社交沒有,你身邊的人都是省的啃泡面干的。錢是一樣的錢,卻是不一樣的人生。” 我絕不會像那些網友一樣曲解她所代表的90后的消費理念和人生態度,卻不得不為最后那句“錢是一樣的錢,卻是不一樣的人生”點贊! 我們什么都要最好的,怎么了?不偷不搶不騙不忽悠,不拼爹不靠老公,一切都由自己打拼雙手贏得,有什么可害怕驕傲地擁有? 我11歲的時候,口袋里沒有幾塊零花錢,就知道要好看,把教室里大家沒人領的袋裝消毒牛奶拿回宿舍洗臉,對著食堂免費盛湯的大鍋蒸臉,結果被同學打小報告說我腐化墮落。 請問,我愛美,我哪兒錯了? 人生怎么著都必須精盡每一天,因為就算你一心只要最好,都無法百分百實現最好。如果你連一顆只要最好的心都放棄了,那么就別怪命運不公節節敗退。 你值得最好的一切,并且愿意為擁有最好的一切而全力以赴。 就算你暫時無力負擔一切最好,但卻不能不知道什么是最好,亦不會放棄永遠追求最好的心,依然懷揣著對最好的憧憬。 你相信自己是最優秀的,你就會是最優秀的。你相信你是最好的,總有一天你就會擁有最好的一切。 對不起,我只要愛馬仕人生。 時代變了,再也沒有誰為只想要最好而感到羞恥。 U deserve better! 別讓大學對不起高三,現在開始努力還來得及 對不起女朋友的話 早安心語:因你常說沒關系,他便不覺對不起分頁:123
錢鐘書:吃飯 吃飯有時很像結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吃講究的飯事實上只是吃菜,正如討闊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這種主權旁移,包含著一個轉了彎的、不甚樸素的人生觀。辯味而不是充饑,變成了我們吃飯的目的。舌頭代替了腸胃,作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過,我們仍然把享受掩飾為需要,不說吃菜,只說吃飯,好比我們研究哲學或藝術,總說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樣。有用的東西只能給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無用的東西會利用人,替它遮蓋和辯護,也能免于拋棄。柏拉圖在《理想國》里把國家分成三等人,相當于靈魂的三個成份;饑渴吃喝是靈魂里最低賤的成份,等于政治組織里的平民或民眾。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樣來敷衍民眾,把自己的野心裝點成民眾的意志和福利;請客上館子去吃菜,還頂著吃飯的名義,這正是舌頭對肚子的籍口,彷佛說:“你別抱怨,這有你的份!你享著名,我替你出力去干,還虧了你什么?”其實呢,天知道——更有餓癟的肚子知道——若專為充腸填腹起見,樹皮草根跟雞鴨魚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區區消化排泄的生理過程里還需要那么多的政治作用。 古羅馬詩人波西藹斯(Persius)曾慨嘆說,肚子發展了人的天才,傳授人以技術(Magisterartisingeniquelargitorventer)。這個意思經拉柏萊發揮得淋漓盡致,《巨人世家》卷三有贊美肚子的一章,尊為人類的真主宰、各種學問和職業的創始和提倡者,鳥飛,獸走,魚游,蟲爬,以及一切有生之類的一切活動,也都是為了腸胃。人類所有的創造和活動(包括寫文章在內),不僅表示頭腦的充實,并且證明腸胃的空虛。飽滿的肚子最沒用,那時候的頭腦,迷迷糊糊,只配作癡夢;咱們有一條不成文的法律:吃了午飯睡中覺,就是有力的證據。我們通常把饑餓看得太低了,只說它產生了乞丐,盜賊,娼妓一類的東西,忘記了它也啟發過思想、技巧,還有“有飯大家吃”的政治和經濟理論。德國古詩人白洛柯斯(B.H.Brockes)做贊美詩,把上帝比作“一個偉大的廚師傅(dergrossSpeisemeister)”,做飯給全人類吃,還不免帶些宗教的稚氣。弄飯給我們吃的人,決不是我們真正的主人翁。這樣的上帝,不做也罷。只有為他弄了飯來給他吃的人,才支配著我們的行動。譬如一家之主,并不是掙錢養家的父親,倒是那些乳臭未干、安坐著吃飯的孩子;這一點,當然做孩子時不會悟到,而父親們也決不甘承認的。拉柏萊的話似乎較有道理。試想,肚子一天到晚要我們把茶飯來向它祭獻,它還不是上帝是什么?但是它畢竟是個下流不上臺面的東西,一味容納吸收,不懂得享受和欣賞。人生就因此復雜了起來。一方面是有了腸胃而要飯去充實的人,另一方面是有飯而要胃口來吃的人。第一種人生觀可以說是吃飯的;第二種不妨喚作吃菜的。第一種人工作、生產、創造,來換飯吃。第二種人利用第一種人活動的結果,來健脾開胃,幫助吃飯而增進食量。所以吃飯時要有音樂,還不夠,就有“佳人”、“麗人”之類來勸酒;文雅點就開什么銷寒會、銷夏會,在席上傳觀法書名畫;甚至賞花游山,把自然名勝來下飯。吃的菜不用說盡量講究。有這樣優裕的物質環境,舌頭像身體一般,本來是極隨便的,此時也會有貞操和氣節了;許多從前慣吃的東西,現在吃了彷佛玷污清白,決不肯再進口。精細到這種田地,似乎應當少吃,實則反而多吃。假使讓肚子作主,吃飽就完事,還不失分寸。舌頭揀精揀肥,貪嘴不顧性命,結果是肚子倒霉受累,只好忌嘴,舌頭也只能像李逵所說“淡出鳥來”這誠然是它饞得忘了本的報應!如此看來,吃菜的人生觀似乎欠妥。 不過,可口好吃的菜還是值得贊美的。這個世界給人弄得混亂顛倒,到處是磨擦沖突,只有兩件最和諧的事物總算是人造的:音樂和烹調。一碗好菜彷佛一只樂曲,也是一種一貫的多元,調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濟,變作可分而不可離的綜合。最粗淺的例像白煮蟹和醋,烤鴨和甜醬,或如西菜里烤豬肉(Roastpork)和蘋果泥(Applesauce)、滲鳘魚和檸檬片,原來是天涯地角、全不相干的東西,而偏偏有注定的緣份,像佳人和才子,母豬和癩象,結成了天造地設的配偶、相得益彰的眷屬。到現在,他們親熱得拆也拆不開。在調味里,也有來伯尼支(Leibniz)的哲學所謂“前定的調和”(Harmoniapraestabilita),同時也有前定的不可妥協,譬如胡椒和煮蝦蟹、糖醋和炒牛羊肉,正如古音樂里,商角不相協,徵羽不相配。音樂的道理可通于烹飪,孔子早已明白,所以《論語》上記他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可惜他老先生雖然在《鄉黨》一章里頗講究燒菜,還未得吃道三昧,在兩種和諧里,偏向音樂。譬如《中庸》講身心修養,只說“發而中節謂之和”,養成音樂化的人格,真是聽樂而不知肉味人的話。照我們的意見,完美的人格,“一以慣之”的“吾道”,統治盡善的國家,不僅要和諧得像音樂,也該把烹飪的調和懸為理想。在這一點上,我們(www.lz13.cn)不追隨孔子,而愿意推崇被人忘掉的伊尹。伊尹是中國第一個哲學家廚師,在他眼里,整個人世間好比是做菜的廚房。《呂氏春秋.本味篇》記伊尹以至味說湯那一大段,把最偉大的統治哲學講成惹人垂涎的食譜。這個觀念滲透了中國古代的政治意識,所以自從《尚書.顧命》起,做宰相總比為“和羹調鼎”,老子也說“治國如烹小鮮”。孟子曾贊伊尹為“圣之任者”,柳下惠為“圣之和者”,這里的文字也許有些錯簡。其實呢,允許人赤條條相對的柳下惠,該算是個放“任”主義者。而伊尹倒當得起“和”字——這個“和”字,當然還帶些下廚上灶、調和五味的涵意。 吃飯還有許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聯絡感情、談生意經等等,那就是“請吃飯”了。社交的吃飯種類雖然復雜,性質極為簡單。把飯給自己有飯吃的人吃,那是請飯;自己有飯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飯,那是賞面子。交際的微妙不外乎此。反過來說,把飯給予沒飯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無飯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飯,賞面子就一變而為丟臉。這便是慈善救濟,算不上交際了。至于請飯時客人數目的多少,男女性別的配比,我們改天再談。但是趣味洋溢的《老饕年鑒》(AlmanachdesCourmands)里有一節妙文,不可不在此處一提。這八小本名貴希罕的奇書,在研究吃飯之外,也曾討論到請飯的問題。大意說:我們吃了人家的飯該有多少天不在背后說主人的壞話,時間的長短按照飯菜的質量而定;所以做人應當多多請客吃飯,并且吃好飯,以增進朋友的感情,減少仇敵的毀謗。這一番議論,我誠懇地介紹給一切不愿彼此成為冤家的朋友,以及愿意彼此變為朋友的冤家。至于我本人呢,恭候諸君的邀請,努力奉行豬八戒對南山大王手下小妖說的話:“不要拉扯,待我一家家吃將來。” 錢鐘書作品_錢鐘書文集 錢鐘書:談教訓 錢鐘書:讀伊索寓言分頁:123
孫犁:保定舊事 我的家鄉,距離保定,有一百八十里路。我跟隨父親在安國縣,這樣就縮短了六十里路。去保定上學,總是雇單套騾車,三個或兩個同學,合雇一輛。車是前一天定好,剛過半夜,車夫就來打門了。他們一般是很守信用,絕不會誤了客人行程的。于是抱行李上車。在路上,如果你高興,車夫可以給你講故事;如果你困了,要睡覺,他便停止,也坐在車前沿,抱著鞭子睡起來。這種旅行,雖在深夜,也不會迷失路途。因為學生們開學,路上的車,連成了一條長龍。牲口也是熟路,前邊停下,它也停下;前邊走了,它也跟著走起來,這樣一直走到唐河渡口,天也就天亮了。如果是春冬天,在渡口也不會耽擱多久。車從草橋上過去,橋頭上站著一個人,一邊和車夫們開著玩笑,一邊敲訛著學生們的過路錢。 中午,在溫仁或是南大冉打尖。一進街口,便有望不到頭的各式各樣的笊籬,掛在大街兩旁的店門口。店伙們站在門口,喊叫著,招呼著,甚至攔截著,請車輛到他的店中去。 但是,這不會釀成很大的混亂,也不會因為爭奪生意,互相吵鬧起來。因為店伙們和車夫們都心中有數,誰是哪家的主顧,這是一生一世,也不會輕易忘情和發生變異的。 一進要停車打尖的村口,車夫們便都神氣起來。那種神氣是沒法形容的,只有用他們的行話,才能說明萬一。這就是那句社會上公認的成語:“車喝兒進店,給個知縣也不干!” 確實如此,車夫把車喝住,把鞭子往車卒上一插,便什么也不管,徑到柜房,洗臉,喝茶,吃飯去了。一切由店伙代勞。酒飯錢,牲口草料錢,自然是從乘客的飯錢中代付了。 牲口、人吃飽了,喝足了,連知縣都不想干的車夫們,一個個喝得醉醺醺的,蜂擁著從柜房出來,催客人上路。其實,客人們早就等急了,天也不早了。這時,人歡馬騰,一輛輛車趕得要飛起來,車夫坐在車上,笑嘻嘻地回頭對客人說: “先生,著什么急?這是去上學,又不是回家,有媳婦等著你!” “你該著急呀,”一些年歲大的客人說,“保定府,你有相好的吧!” “那誤不了,上燈以前趕到就行!”車夫笑著說。 一進校門,便是黃卷青燈的生活。 這是一所私立中學,設在西關外一條南北街上。這是一條很荒涼的小街道,但莊嚴地坐落著一所大學和兩所中等學校。此外就只有幾家小飯鋪,三兩處糖攤。 整個保定的街道,都是坑坑洼洼,塵土飛揚的。那時誰也沒想過,這個府城為什么這樣荒涼,這樣破舊,這樣蕭條。 也沒有誰想到去建設它,或是把它修整修整。誰也沒有去注意這個城市的市政機關設在哪里,也看不到一個清掃街道的工人。 從學校進城去,還有一條斜著通到西門的坎坷的土馬路,走過一座賣包子和罩火燒的小樓,便是護城河的石橋。秋冬風沙大,接近城門時,從門洞刮出的風又冷又烈,就得側著身子或背著身子走。在轉身的一剎那,常常會看到,在城門一邊的墻上,掛著一個小木籠,這就是在那個年代,視為平常的,被灰塵蒙蓋了的,血肉模糊的示眾的首級。 經常有些雜牌軍隊,在西關火車站駐防。星期天,在石橋旁邊那家澡塘里,可以看到好多軍人洗澡。在馬路上,三兩成群的外出士兵,一般都不攜帶槍支,而是把寬厚的皮帶握在手里。黃昏的時候,常常有全副武裝的一小隊人,匆匆忙忙在街上沖過,最前邊的一個人,抱著靈牌一樣的紙糊大令。城門上懸掛的物件,就全是他們的作品。 如果遇到什么特別重要的人物來了,比如當時的張學良,則臨時戒嚴,街上行人,一律面向墻壁,背后排列著也是面向墻壁的持槍士兵。 這個城市,就靠幾所學校維持著,成為中國北方除北平以外著名的文化古城。 如果不是星期天,城里那條最主要的街道——西大街上,是很少行人的。兩旁店鋪的門,有的虛掩著,有的干脆就關閉。有名的市場“馬號”里,游人也是寥寥無幾。這個市場,高高低低,非常陰暗。各個小鋪子里的店員們,呆呆地站在柜臺旁邊,有的就靠著柜臺睡著了。 只有南門外大街上,幾家小鐵器鋪里,傳出叮叮當當的響聲;另外,從西關水磨那里,傳來嘩嘩的流水聲。此外,這就是一座灰色的,沒有聲音的,城南那座曹琨花園,也沒有幾個游人的,窒息了的城市。 那時候,只是一家單純的富農,還不能供給一個中學生; 一家普通地主,不能供給一個大學生。必須都兼有商業資本或其他收入。這樣,在很長時間里,文化和剝削,發生著不可分割的關聯。 這所私立的中學,一個學生一年要交三十六元的學費(買書在外)。那時,農民出售三十斤一斗的小麥,也不過收入一元多錢。 這所中學,不只在保定,在整個華北也是有名的。它不惜重金,禮聘有名望的教員,它的畢業生,成為天津北洋大學錄取新生的一個主要來源。同時,不惜工本,培養運動員。 北平師范大學體育系,每期差不多由官包辦了。它是在籃球場上,一度成為舞臺上的梅蘭芳那樣的明星,王玉增的母校。 它也是那些從它這里培養,去法國勤工儉學,歸來后成為一代著名人物的人們的母校。 當我進校的時候,它還附設著一個鐵工廠,又和化學教員合辦了一個制革廠,都沒有什么生意,學生也不到那里去勞動,勤工儉學,已經名存實亡了。 學校從操場的西南角,劃出一片地方,臨著街蓋了一排教室,辦了一所平民學校。 在我上高二的時候,我有一個要好的同班生,被學校任命為平民學校的校長。他見我經常在校刊上發表小說,就約我去教女高小二年級的國文。 被教育了這么些年,一旦要去教育別人,確是很新鮮的事。聽到上課的鈴聲,抱著書本和教具,從教員預備室里出來,嚴肅認真地走進教室。教室很小,學生也不多,只有五、六個人。她們肅靜地站立起來,認真地行著禮。 平民學校的對門,就是保定第二師范。在那灰色的大圍墻里面,它的學生們,正在進行實驗蘇維埃的紅色革命。國家民族處在生死存亡危急的關頭,“九·一八”、“一·二八”事變,在學生平靜的讀書生活里,像投下兩顆炸彈,許多重大迫切的問題,涌到青年們的眼前,要求每個人作出解答。 我寫了韓國志士謀求獨立的劇本,給學生們講了法國和波蘭的愛國小說,后來又講了十月革命的短篇作品。 班長王淑,坐在最前排中間位置上。每當我進來,她喊著口令,聲音沉穩而略帶沙啞。她身材矮小,面孔很白,眼睛在她那小而有些下尖的臉盤上,顯得特別的黑和特別的大。 油黑的短頭發,分下來緊緊貼在兩鬢上。嘴很小,下唇豐厚,說話的時候,總帶著輕微的笑。 她非常聰明,各門功課都是出類拔萃的,大楷和繪畫,我是望塵莫及的。她的作文,緊緊吻合著時代,以及我教課的思想和感情。有說不完的意思,她就寫很長的信,寄到我的學校,和我討論,要我解答。 我們的校長,曾經跟隨過孫中山先生,后來,有人說他成了國家主義派,專門辦教育了。他住在學校第二層院的正房里。學校原是由一座舊廟改建的,他所住的,就是廟宇的正殿。他是道貌岸然的,長年袍褂不離身。很少看見他和人談笑,卻常常看到他在那小小的庭院里散步,也只是限于他門前那一點點地方。一九二七年以后,每次周會,能在大飯堂聽到他的清楚簡短的講話。 訓育主任的辦公室,設在學生出入必須經過的走廊里。他坐在辦公桌上,就可以對出入學校大門的人,一覽無余。他覺得這還不夠,幾乎無時不在那一丈多長的走廊中間,來回踱步。師道尊嚴,尤其是訓育主任,左規右矩,走路都要給學生做出楷模。他高個子,西服革履,一臉殺氣——據說曾當過連長,眼睛平直前望,一步邁出去,那種慢勁和造作勁,和仙鶴完全一樣。 他的辦公室的對面,是學生信架,每天下午課后,學生們到這里來,看有沒有自己的信件。有一天,訓育主任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用簡短客氣的話語,免去了我在平校的教職。顯然是王淑的信出了毛病。 我的講室,在面對操場的那座二層樓上。每次課間休息,我們都到走廊上,看操場上的學生們玩球。平校的小小院落,看得很清楚。隨著下課鈴響,我看見王淑站在她的課堂門前的臺階上,用憂郁的、大膽的、厚意深情的目光,投向我們的大樓之上。如果是下午,陽光直射在她的身上。她不顧同學們從她身邊跑進跑出,直到上課的鈴聲響完,她才最后一個轉身進入教室。 我從農村來,當時不太了解王淑的家庭生活。后來我才知道,這叫做城市貧民。她的祖先,不知在一種什么境遇下,在這個城市住了下來,目前生活是很窮困的了。她的母親,只能把她押在那變化無常的,難以捉摸的,生活或者叫做命運的棋盤上。 城市貧民和農村的貧農不一樣。城市貧民,如果他的祖先闊氣過,那就要照顧生活的體面。特別是一個女孩子,她在家里可以吃不飽,但出門之時,就要有一件像樣的衣服穿在身上。如果在冬天,就還要有一條寬大漂亮的毛線圍巾,披在肩頭。 當她因為眼病,住了西關思羅醫院的時候,我又知道她家是教民,這當然也是為了得到生活上的救濟。我到醫院去看望了她,她用紗布包裹著雙眼,像捉迷藏一樣。她母親看見我,就到外邊買東西去了。在那間小房子里,王淑對我說了情意深長的話。醫院的人來叫她去換藥,我也告辭,她走到醫院大樓的門口,回過身來,背靠著墻,向我的方位站了一會。 這座醫院,是一座外國人辦的醫院,它有一帶大圍墻,圍墻以內就成了殖民地。我順著圍墻往外走,經過一片楊樹林。 有一個小教民,背著柴筐從對面走來,向我舉起拳頭示威。是怕我和他爭奪秋天的敗枝落葉呢?還是意識到主子是外國人,自己也高人一等? 王淑和我年歲相差不多,她竟把我當作師長,在茫茫的人生原野上,希望我能指引給她一條正確的路。我很慚愧,我不是先知先覺,我很平庸,不能引導別人,自己也正在苦惱地從書本和實踐中探索。訓育主任,想叫學生循著他所規定的,像操場上田徑比賽時,用白粉劃定的跑道前進,這也是不可能的。時代和生活的波濤,不斷起伏。在抗日大浪潮的推動下,我離開了保定,到了距離她很遠的地方。 我不知道,生活(www.lz13.cn)把王淑推到了什么地方,我想她現在一定生活得很幸福。 那種苦雨愁城,枯柳敗路的印象,很自然地一掃而光。 1977年3月 孫犁作品_孫犁散文 孫犁:父親的記憶 孫犁:童年漫憶分頁:123